本會自2009年創會以來即開始關心田寮洋濕地,2010年起由本會鳥友主動展開每月定期的調查,2014年5月理監事會通過,本會長期關心這片濕地並進行各類生物調查。
以下簡介田寮洋濕地自然生態與環境,提供有意參加調查活動的鳥友或志工參考。
一、田寮洋濕地的地理位置與範圍
田寮洋濕地所屬貢寮鄉,位於臺北縣內東經122度、北緯25度,是臺灣北端分布最東的鄉鎮,面積為99.97平方公里;北鄰瑞芳鎮、西鄰雙溪鄉、南鄰宜蘭縣頭城鎮、東邊則為太平洋。(如圖2)
圖1.田寮洋濕地所在的臺北縣貢寮鄉之位置示意圖
貢寮鄉舊名為槓仔寮,槓仔是凱達格蘭平埔族『KONA』的漢譯,意指捕捉野獸的陷阱,而陷阱附近為了等候野獸所搭建的草寮就稱槓仔寮。西元1626年(中國明朝天啟六年)西班牙遠征艦隊航行到臺灣發現一山聳立,狀似三個山頭和一隻貂,隊中就有一名為Santiago的士兵大聲呼喊,後來便以這個士兵的名字作為此岬角名字,後人翻譯成「三朝」或「山朝」;用閩南語發音,就是「三貂」角,而附近的三貂社也因此得名。中國清朝初年,以漳州人為主的漢人相繼來到三貂開墾,有「開(宜)蘭始祖」之稱的漳浦人吳沙也是其中之一。到了西元1773年吳沙來此開墾,與平埔族、和漢人關係良好,開墾拓荒的範圍也越來越大,而槓仔寮名稱就一直沿用。至日治時代此地改稱為「貢寮庄」;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光復時,改稱為「貢寮鄉」,隸屬新北市。本調查與監測範圍如圖3。
圖2田寮洋濕地生態環境及生物資源調查範圍示意圖(黃色粗線內部分)
二、認識田寮洋濕地
田寮洋濕地位於新北市貢寮鄉雙玉村,是雙溪河下游的洪氾平原(如圖1),土地面積共約200公頃。雙溪河是東北角海岸最大的河川,全長約27公里;流域跨新北市雙溪鄉與貢寮鄉,溪流沿岸多支流小溪,是大台北地區少數未受污染,依然保留原始河岸風貌的自然河川。
水質清澈的雙溪河流域裡,孕育了20多種純淡水魚類、30多種洄遊性魚類、7種蝦蟹類以及數不盡的水棲性無脊椎動物;兩旁河岸上則有野薑花、海檬果、野百合…等複雜的植被群落,還有在河床上覓食的溪澗鳥、到處飛舞的蜻蜓、悅耳的蛙叫蟲鳴…等生機盎然的景象。田寮洋是雙溪河下游最大的沼澤平原,自然承接她豐富的生態資源。
地勢平坦廣闊的田寮洋,相較於環繞其週遭的山丘林地,是當地農家最理想的耕作地。地理位置上,田寮洋位於台灣凸出的東北角;北邊有三貂嶺山塊,南方的三貂角是雪山山脈的起點。雖然區域內的山系不高,但是一側延伸至海岸,另一側則是連綿的高山峻嶺。四周低矮的丘陵,終年積水不退的水塘、草澤,加上各種不同形態的耕地,讓田寮洋成為一個有溪流、池沼、水田、旱田、樹林、草叢、灌叢…等自然與人工交錯並存的環境。由於棲地型態多樣化且生物資源豐富,田寮洋不但提供許多臺灣本土留鳥棲息其間,同時也是候鳥南來北返遷徙時落腳休息或度冬的重要驛站。
根據貢寮國小在1998年所做的貢寮田寮洋地區鳥類資源調查報告,曾經在田寮洋被記錄到的鳥種超過220種;而根據常到該地賞鳥的鳥友私下統計記錄到的鳥種,已經累計將近300種。2003年丹頂鶴「丹丹」在田寮洋濕地停留一個多月,曾經轟動一時。當地農民為此還短暫休耕,避免干擾到這種代表吉祥長壽的大型稀有迷鳥;而各地小學也紛紛到田寮洋濕地校外教學,讓學生們實地觀察丹頂鶴。鳥類是環境的指標,由此可知田寮洋濕地自然資源相當豐富,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觀光潛力。
田寮洋的居民約有300人,大多是務農。由於雙溪河水質乾淨無污染,加上土壤肥沃,田寮洋生產的大多是品質好而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,例如山藥、筊白筍、有機稻米…等都是這兒極為著名的農產品。田寮洋也是凱達格蘭族三貂四社文明的重要發源地;曾經是開蘭(宜蘭)過程中,地處淡蘭古道的重要通道,為臺灣文化資產的生命泉源之一。
到田寮洋旅遊,飽覽四季不同變化的優美田園風光之外,觀察蟲、魚、鳥、獸,欣賞野花植物,探訪當地具有歷史意義的人文古蹟及僅存的葛瑪蘭族村落,都是極有深度的知性之旅。
據在地耆老解釋,田寮洋的「洋」字,意思是「像海洋一樣的平野」,充分說明當地是一塊低漥的沼澤平原。雙溪河在此形成一個大曲流,在雨季洪水無法宣洩時,田寮洋即扮演著調節雙溪河水位的重要角色,是雙溪河下游最重要的滯洪池,永遠守護著雙溪河流域居民的生命財產。
因此,在貢寮居民、自然愛好者及環保團體心目中,田寮洋濕地是塊無可取代的大自然瑰寶。直到最近媒體報導「促進東北角海岸地區土地利用暨景觀風貌改善計畫」,田寮洋涵蓋在開發範圍內,才引起大家的恐慌,群起表達異議。所幸內政部營建署出面澄清田寮洋濕地並未列入開發範圍,才即時化解一場環保抗爭。向來與世無爭的田寮洋,因此成為環保團體積極關注的目標,大家開始思索如何讓這塊濕地與東北角開發案能相輔相成,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能共存並榮?
圖3:田寮洋濕地是新北市貢寮鄉雙溪河下游的洪氾平原(紅色粗線內部分)
(圖片來源:http://maps.google.com.tw/maps?hl=zh-TW&ie=UTF-8&tab=wl
三、環境與生態
田寮洋濕地位於新北市貢寮鄉雙玉村,是臺灣東北角地區第一大河---雙溪河下游的一塊濕地,土地面積約200公頃,人口約300多人。流經田寮洋濕地的雙溪河屬於臺灣次要河川,位於北臺灣東北角,上游位於台北縣雙溪鄉;下游則穿越貢寮鄉,並在該鄉福隆村出海。雙溪河發源於新北市雙溪鄉三貂嶺盤山坑,發源地高度海拔676公尺。主要支流有坪林溪、牡丹溪、丁子蘭溪、枋腳溪與遠望坑溪。溪流全長約27公里,河域面積約145平方公里。坪林溪和牡丹溪在雙溪火車站市街上合流成為雙溪河;一般以雙溪火車站以上稱為雙溪河上游。到貢寮鄉自來水廠為中游。自來水廠到出海口為下游。在貢寮火車站附近有枋腳溪來合流、在遠望坑有遠望坑溪流入。在草嶺古道入口前,望遠坑溪注入雙溪河;過了貢寮村鐵路橋以下,直到福隆沙灘出海口之間,屬於河川下游河段。出海口在福隆與海域交會時,因河道行進至出海口方向與海岸線形成一斜方向交會角,又因本河川經年累月隨著河水輸沙入海,使得在河海交會區,受海域波浪與河流輸沙相互影響,而形成一片天然海灘與沙舌地形。
交通部觀光舉局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出版書籍上記載「雙溪河下游生態與地形景觀的豐富度,可能是臺灣地區少數具有多樣化河岸生態地區之一…」。田寮洋濕地,正位於雙溪河下游雙玉村附近,距福隆出海口約2公里,動植物生態資源相當豐富,值得進行監測與調查。田寮洋濕地,公認為臺灣重要野鳥棲地之一,濕地上有溪流、樹林、草叢、灌木叢、水田、旱田、沼澤交錯,棲地多樣,吸引南來北往的候鳥棲息,成為台灣具有代表性的候鳥驛站之一。田寮洋出現的鳥類,候鳥佔7成,每年的三~四月、十~十一月是兩個過境高峰期。除了終年可見到低海拔常見留鳥型山鳥與水鳥之外,
每年九月起即有冬候鳥陸續抵達這裡度冬或過境此地。翌年三月起,雖然這裡的冬候鳥離開了;但有更多由南方遷移將返回北方繁殖的野鳥,也陸續續過境此地,熱鬧非凡。估計近五年內出現的野鳥至少在 200~300種之間,主要來自河流、稻田(如鷺鷥、翠鳥、雁鴨類)、山區丘陵(如畫眉科、竹雞、猛禽類)、平原耕地(伯勞、椋鳥、鷸鴴科)及自海口飛入(如鰹鳥、鷗科類),與周圍環境面貌形成密切連動。其中不乏農委會公布受保護之保育類野鳥,如黑面琵鷺、大冠鷲、黑鳶、熊鷹、紅尾伯勞、八哥、黃鸝、朱鸝、巴鴨、鴛鴦等。
2003年底丹頂鶴翩然飛抵田寮洋,改寫臺灣七十多年未曾出現的記錄。其他國際知名的保育鳥類,如黑面琵鷺、東方白鸛、黑鸛也曾在此留下足跡。整個東北角僅田寮洋一處有足夠的濕地面積,能吸引鶴、鸛等體型巨大的候鳥停棲。田寮洋濕地成為倚賴河域、濕地、農地等環境生存的候鳥,遷徙時從臺灣東北角至宜蘭間長約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線,唯一足以利用的生態廊道。
四、有趣的濕地生態調查
(暫略)/ 歡迎鳥友或志工們投稿